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17 9:35:12
本报讯(见习记者张晴丹)8月12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碾沟村陕西五洲矿业公司生活区突发一起山体滑坡。
8月13日,在商洛市“8·12山体滑坡”救援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阳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康明亮介绍,由于早上降雨,加上滑坡造成的山体松动,滑坡区又出现了80多万方的塌方,滑坡总量达到220万方,滑坡面积9.6万平方米,相当于1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掩埋地35米厚,有11层楼高。
“通常造成滑坡的诱因有三个:地震、降雨和人类活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滑坡研究室主任何思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发后,一些当地群众反映,滑坡的前一天并没有下雨,并且记者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了解到塌方地区当天并无地震发生。
“如果排除地震和降雨的可能,发生滑坡的主要诱因就是人类工程活动,比如采矿、修建公路等。”何思明说。
据了解,山阳县钒储量310万吨,为亚洲第一大矿床,被誉为“中国钒都”。近年来,大批矿产企业入驻,以此次发生滑坡的中村镇为中心就规划了9平方公里的山阳县中村钒业产业集群区。
近年来,我国矿区滑坡事件频发,有专家认为采矿对山体影响较大。“经济利益和安全方面一直存在着矛盾,但是现在很多矿区企业更看重经济利益,忽视矿区安全,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这样肯定会出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地质专家直言,采矿行为不当容易使得山体发生位移或者变形,成为滑坡的诱因。
“我们在现场看了一下,这一次发生滑坡的山体地质条件非常不好,本身就比较容易发生滑坡。”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祁生文表示,有没有人为因素还不好判断。
专家建议,“采”前工作一定要做足,最好对矿区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山体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在开挖前要进行周密的计算分析,对山体作详细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同时,还要对开采后的山体边坡变形、位移或裂缝等加强监测和预警。”何思明说,对于矿区所在山体的边坡,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避免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发生。
截至8月14日,已经救出14名被困人员,但仍有64人失踪。目前的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5-08-17 第4版 综合 )
8.12山阳县山体滑坡现场照片(来源于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