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中国科学报】科学家发现气候变化有进入冷相位趋势或可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2014-01-29 | 作者:中国科学报 | 【 】【打印】【关闭
  中科院科学家通过研究我国东北玛珥湖5350年的沉积年纹层花粉记录,发现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而太阳活动的500年变化周期可能是驱动自然气候百年尺度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他们还发现,即将开始的百年尺度自然气候周期性变冷有可能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报告》杂志。
  “全球气候正在经历的近百年变暖过程,被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不过,目前的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格局是在地质时期气候长期演变背景下形成的。”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吕厚远告诉记者。
  “数千年来的气候冷暖变化是否存在百年尺度的自然周期?今天的气候变暖是否叠加了自然周期的变暖过程?要想客观地认识百年来气候变化的过程和规律,需要了解更长时间尺度的自然气候变化历史。”吕厚远表示。
  为此,他们利用东北龙岗火山区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具有准确定年的优势,鉴定了5350年以来(截至2005年)该湖周边地区植物花粉种类的变化。研究发现,适合寒冷气候的松树花粉和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含量的相互消长呈现周期性变化,从而揭示出气候最寒冷时期约每500年出现一次。
  “从约1830年开始的暖期处在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目前已达到暖相位峰值的位置,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地质地球所博士后徐德克介绍说,进一步研究认为,太阳活动可能是驱动气候500年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仅从最近一次的全球变暖幅度上看,近一百年来的气候变暖幅度在5350年以来并非是最高的。可以说,目前人类影响下的气候变暖,应该叠加了自然周期的变暖贡献,且总体变暖幅度可能还没有超过自然周期最温暖的幅度。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4-01-29 第1版 要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