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纪念卓越的岩石学家从柏林先生——叶大年
2013-06-24 | 作者:叶大年 | 【 】【打印】【关闭

2013年3月27日是卓越的岩石学家从柏林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从柏林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我们是好朋友,有整整四十年的交情,五十年来从柏林先生的身影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烁,在他逝世十周年之际,我责无旁贷写点文字怀念他。

胸有鲲鹏之志

1963年从柏林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球化学专业六年制本科毕业,分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文佑院士领导下的大地构造研究室工作。我那时正在何作霖院士领导下的岩石研究室当研究生(一年级)。有人告诉我,他是王嘉荫教授的得意门生,所以我特别注意这个与我同龄的年轻人。我当时不解的是,张文佑先生为何要地球化学的高材生到大地构造研究室工作,十年后我才真正认识到张文佑先生的高瞻远瞩,也才真正认识到是张文佑先生造就了从柏林。1963年底,从柏林对我说,可以通过玄武岩中的包裹体研究了解地幔的组成,有包体的玄武岩就像是一个超深钻,包体就是岩心,他准备研究玄武岩包体。他的这一想法,让我们岩石研究室的同志对他刮目相看。紧接着他写了一篇文章介绍玄武岩包体的研究现状。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岩浆岩研究往往局限在岩相学研究,充其量涉及到岩体的时代和围岩的关系而已,很少涉及大地构造,更不会问及地幔。现在回想起来,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有这样敏锐的科学眼光是多么难能可贵。遗憾的是,不久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就席卷全国,从柏林未能如愿地开展玄武岩深源包体研究。时隔十多年后,打倒了“四人帮”,“科学春天”温暖祖国大地,从柏林主持了中国科学院的重点项目《玄武岩深源包体研究》,取的了优异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奠基岩石大地构造学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大地震、1975年2月辽宁海城大地震和1976年7月河北唐山大地震后,当时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划归地震局领导。从柏林参加了地震地质的研究工作,他首先从岩浆岩、特别是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入手,研究了中国的火山岩分区,以及岩浆岩组合与中国大地构造的关系。1973年,从柏林首先提出川西安宁河谷是一条大裂谷,他用该地区岩浆岩的化学特征和岩石组合的大量资料和东非大裂谷比较,证明攀枝花—西昌(即安宁河谷)是古裂谷。他的这一科学论断,很快得到中国大多构造地质学家和四川云南地质队老总们的认同,上个世纪80年代从柏林等主持了中国科学院的重大项目“攀西裂谷的研究”,出版了《攀西古裂谷的形成与演化》一书,该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我以为从柏林一生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就是攀西裂谷的研究,是一项应该写入中国地质学史册成果。

从柏林为中国的岩石大地构造学奠基之作是他的名著《岩浆活动与火成岩组合》。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早在“文革”当中,从柏林并没有卷入派性斗争中,而是和刘椿等一起,在北京乃至全国,对地质机构进行调查,即“斗批改”。1967年底,中国科学院的军代表秦宝臻主持了“斗批改”学习班,全院有四五十人参加,“抗大式”的生活管理,在中关村29楼,榻榻米打地铺,日夜集中讨论中国科学院的改革问题。地质所有刘椿、从柏林、李继亮和我参加。当时极左思潮盛行,中国科学院该“斗批散”的论调甚嚣尘上。我们四个人观点十分明确,中国科学院不能“斗批散”,但是必须改革,地学的机构要改革,从柏林的发言既尖锐,又中肯,周总理的联络员刘西尧听了之后,频频点头。记得刘西尧说:“动植物的分类学不能放弃,必须有这样的研究,这个问题,你们植物所和动物所的同志还没有地质所的同志说的清楚。”从柏林、李继亮和我常常谈论我们的地质工作,尤其是科研工作究竟落后在哪里,如何追上去。我们取得了共识,岩石学的研究归根到底是要为大地构造学“服务”,造岩矿物学要为岩石学“服务”,“那种描述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岩石学研究断无前途。我们一致认为,要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国内地质界来一个“改造我们的学习”高潮,首先是我们必须抓紧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打倒四人帮后,我们三人立即开展宣传工作,推进“改造我们的学习”运动,在河北省地质局区测队和情报室的支持下办了几期学习班,由从柏林、李继亮和我做教员,讲述岩石大地构造学、沉积大地构造学和造岩矿物概论,收到很好的效果。河北省地质局为了满足全国地质界同仁的要求,铅印了从柏林写的讲义《岩浆岩组合》和我写的讲义《造岩矿物概论》,两次印刷共五万套!中国地质大学的老教授苏良赫给我来信,极为赞扬从柏林的讲义,要我转告从柏林,希望他把讲义正式出版。从柏林得到老前辈的鼓励后,终于在1979年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他的这本书一时成为地质出版社的畅销书。为了了解这本书的学术水平,我寄了一本给在美国任教的著名岩石学家都城秋穗,我猜他一定能看中文书,于是我用“半文言”繁体字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评论这本书。都城先生用汉语给我回了信,他的确能阅读中文书,并且很喜欢白居易的诗。他对从柏林的书给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所谈的内容都是岩石学当前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证明从柏林有很高的水平。当时我是研究所的学术秘书,我向张文佑所长报告了都城对从柏林的评价。所以我一直认为,《攀西古裂谷的形成与演化》和《岩浆活动与火成岩组合》是从柏林对岩石大地构造学奠基性的贡献。

钻进地球的深处

从柏林的科学生涯起源于1963年,从玄武岩的深源包体研究地幔的物质组成,他生命的最后十几年从事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大陆深俯冲的研究工作,可以说三十年一个大轮回,回归地球深处的探索。在这最后的十几年里,从柏林领导的科研团队在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可以说他是有功的,他把这项研究推向世界舞台,组织了以中国人为主导的国际合作,带出了许多杰出的青年科学家,而且参与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的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这些在现在看起来大概算不了什么大事情,但是在二十多年前,从柏林可是敢为人先的领军人物。就拿国际合作来说吧,在我的印象里,改革开放后,中国地质界最早的民间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就是从柏林,早在1979年,从柏林首先吸收了日本山口大学的松本征夫教授和爱媛大学的佐藤信次教授为首的日本团队参加攀西裂谷的联合研究。当时国内很多人还处在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而从柏林就以舍我其谁的气概担当起联合科学考察的领导。所以我说,从柏林是个帅才。

大处作眼小处着手

从柏林的科研工作总是从大处着眼,同时又从小处着手,作为一个岩石学家,他非常重视岩石学和造岩矿物学的基础研究工作。1978年,他在冀东迁安确定了一种特殊的变质岩—英榴易熔岩,随后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撰文在国际著名的杂志上发表,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这一研究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岩石学研究的典范,代表着当时中国岩石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从柏林1981年主编了《岩矿实验室工作方法》、1983年出版了《矿物温度计和矿物压力计》。这两部书都曾经是畅销的地质书籍,成为有关专业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从柏林还创办了《岩石学报》,现在《岩石学报》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他功不可没。

尊师重友爱生

从柏林在张文佑院士的领导下工作了20多年,特别是1975年至1985年他几乎天天和张先生在一起,他是张先生后期最亲密和最得意的学生和助手之一。在“富铁矿会战”、“山西找水”、“海陆大地构造图编制”等等工作中,从柏林总是“鞍前马后”地协助张先生。“富铁矿会战”期间从柏林总在张文佑身边,同坐一辆212型吉普车,大江南北风尘仆仆行程几万公里,考察大大小小的铁矿山。每当我回忆张文佑先生的时候,常常就会联想到从柏林。从柏林对朋友总是很热情,无论是业务上还是生活上都关怀备至,可以说他的朋友遍天下,我认为尤其可贵的是,在他自己遇到困难和不快的时候,他仍然不忘关心朋友。对学生和年青人,从柏林不仅仅给他们业务上的指导,帮他们修改论文,派遣他们出国开会,进修和留学,有了荣誉和奖赏也关照学生,他从不在学生的论文上挂空名,所以从柏林的学生大多快速成长,因而他也得到学生们的爱戴。从柏林去世后,每逢祭日都有学生去给他扫墓,可见师生感情之深。

今年是他逝世十周年,《岩石学报》为他出一个纪念专辑,以寄托我们大家对他的怀念。

叶大年 

相关链接:

百度百科——从柏林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