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我所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千余名公众走进研究所,共同参与了这场地球科学盛宴。
本次公众科学日的主题是“触摸地球脉动”,旨在展现我所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履行科研机构传播科学文化的社会责任,传播地球科学知识,向热爱地球科学的各界人士敞开大门。一天的时间里,我所准备了“上天入地”的科普报告“‘嫦娥’奔月”和“超级大陆的前世与来生”,轻松幽默的科普剧《地质灾害那些事》,生动有趣的地学小实验等在内的十大主题活动,为公众奉献了一场科普盛宴。
活动从早上八点半开始,所长吴福元院士致辞。他向到场的社会公众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单介绍了研究所的历史渊源及主要研究方向。吴福元表示,地球科学研究中仍然存在大量的科学问题,希望大家关注地球科学、热爱地球科学,并鼓励小朋友们长大后从事地球科学研究。随后,通过观看研究所制作的《百年回眸》宣传片,公众对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及科学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今年的“公众科学日”安排了上、下午各一场科普报告,上午由青年科研骨干张金海研究员作“‘嫦娥’奔月”科普报告,内容包括神秘月球、探月现状、嫦娥工程和超越梦想四个部分。报告既深入浅出又幽默诙谐,听众反响热烈,会场气氛非常活跃。
科普报告之后,分布在几个活动地点的科普活动拉开帷幕。在“地学基础小课堂”、“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演示台前,参观者们获得了有关矿物、岩石和地质工具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公众见到平时难得一见的矿物、岩石和陨石标本,博物馆的志愿者们接待了一拨又一拨参观者;与此同时,受邀参加本次公众科学日活动的矿晶、古生物化石和陨石收藏家也积极向大众科普相关知识;在“地震仪监测微小震动”展示台前,公众通过跺脚、跳跃等形式观察不同震动能级在地震波形反映上的变化;在“探地雷达”演示区,通过原理学习和亲身实践,公众们体验了探地雷达在测量地下管线分布方面的神奇能力;在“石笋和树轮”展示区,参观者认识到两个用于研究高分辨率古气候变化的年层具有不同的生长方向;“刘东生院士纪念展室”的志愿者们热情地向公众讲述“黄土之父”的奋斗历程,让公众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的精神;首次尝试的科学图书展邀请到了科学出版社和地质出版社参与活动,展示了几十本与地球科学相关的科普图书,让来访观众不仅可以参与科普活动还能徜徉于地球科学知识的海洋。
除以上活动点外,研究所还开放了离子探针实验室、纳米离子探针实验室、惰性气体实验室、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等七个实验室,公众可以前来参观,并听志愿者讲解实验仪器与实验原理。
上午11点,由中科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生党支部的研究生们精心准备的科普剧《地质灾害那些事》。科普剧介绍了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和躲避方法,并且通过问答与观众互动,既活跃了气氛又有效地传递了避灾知识。
下午的活动由科普报告“超级大陆的过去与将来”拉开序幕,年轻的科研骨干万博研究员所以“大陆漂移学说”为线索,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超级大陆,为什么存在超级大陆以及超级大陆的命运。他的报告逻辑性强,生动而形象的讲解让在场观众听得十分投入认真。在问答环节,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互动交流,万博再一次带公众梳理了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中出现的几次超级大陆。
为了使不能到现场的公众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这场科学狂欢中来,今年继续借助互联网传播的手段,由一支精干的直播小组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在“西瓜视频”直播平台上与网友分享了本届公众科学日的盛况,超过12万人(次)观看了线上直播。
公众科学日为观众提供了走近地球科学、了解地学知识、零距离接触地学研究仪器设备的机会,也让大家深刻领会到地球科学的奥秘与乐趣。
研究所敞开大门迎接公众
吴福元致辞
张金海作科普报告“‘嫦娥’奔月”
参观博物馆 |
观看矿晶、古生物化石展台 |
志愿者在地质知识小课堂展台向公众讲解 |
体验显微镜观测岩石薄片 |
体验探地雷达设备 |
体验地震监测仪器 |
参观刘东生院士纪念展室 |
公众访问科学图书展 |
科普剧《地质灾害那些事》 |
观剧的小朋友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
万博作科普报告“超级大陆的过去与将来”
直播小组到访实验室
(文字:成果转化处 供图:戚志宇 编辑: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