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普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人民日报】院士眼中的科普究竟“长”什么样
2018-02-22 | 作者:转自:人民日报 | 【 】【打印】【关闭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30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者:赵鹏

  1月29日,在“典赞·2017科普中国”活动颁奖嘉宾中,有很多知名的院士、科学家,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于科普的看法。

  每逢岁末年初,大家总会喜欢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这一年,有人是“自由”,有人是“成长”,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眼中,2017年的关键词是“科技”。他表示,“2017年科技界的大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科技事件的传播、正能量的传递不断鼓舞着人们在各自的领域作出贡献。”

  在谈到流言的破解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作为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遇到流言应该挺身而出,在公众与流言之间建起一道坚实的科学防火墙,去伪存真,求真务实,但是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科学家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在一个领域里是专家,在其他的领域里可能也是科普对象。所以,科学家、专家解读应该就最熟悉的领域、最擅长的领域来解读,不然的话,也可能解读出现错误。”

  作为一名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对科普自媒体非常期待,他表示,“我们过去几年一直倡导科学家应该走进农村、走进山区、走到西部去传播科学知识,但是我们用的都是传统的方式。希望我们的科学家能够和自媒体结合,让科学知识传播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则坚信,网络科普代表了科普的未来。他表示,“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因为网络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全方位的,科普的创作自然也不例外。我坚信网络科普代表了科普的未来,我也衷心希望今后网络科普创作和传统科普创作能够强强联手,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我们奉献更多的精品。”

  “科学传播终究离不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认为,“大家不一定每时每刻都会注意到科普作品背后的科普人物,但是因为他们,我们浏览着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因为他们,我们了解科学的真相,发现科学的奥义;因为他们,科学在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这些科学传播人,他们可能是科普从业者,也可能是科学爱好者;他们活跃在各种场合和平台,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公众热爱科学,正是由于他们默默奉献,我国的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升,为科技强国的建设打下了坚定基础。”

 
更多阅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