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普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春城晚报】600万年前的昭通水塘坝曾是物种“避难所”
2017-02-08 | 作者:转自:春城晚报 | 【 】【打印】【关闭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08日  来源:春城晚报

  昭通水塘坝化石地点于2007年进入科学家的视野,2009年发现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国内外轰动。经过中美20多位科研人员多年联合研究,至今已确认并发表了昭通中华乳齿象、似獾泰国水獭、昭通麂、皱皮花椒、云南芡实等动植物新属、新种化石。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未解之谜不断被揭开。

  昭通古猿头骨出土状态 杨馨摄

  惊现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 

  2009年10月至11月,研究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采掘,惊现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古地磁年代测定,昭通古猿生活在距今620至610万年间的晚中新世末期,是云南古猿中时代最年轻的代表,也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古猿都已灭绝以后残存的代表。与云南其他地区发现的古猿相比,昭通的头骨化石标本更接近禄丰古猿,因而被暂时归入禄丰古猿属,是禄丰古猿属的一个新种。

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

  改写中华乳齿象起源和迁移史 

  发现并确认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改写了中华乳齿象的起源和迁移史。中华乳齿象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一种独特的长鼻类化石,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时期在该地区广泛分布,之前最早发现于中国山西的榆社盆地。

  然而,由于缺乏更早的化石记录,国际上主流学术观点一直认为,中华乳齿象是由美洲的居维叶象亚科的某一成员进化而来,在上新世时进入东亚,到达中国北方。在昭通水塘坝新发现的中华乳齿象头骨化石,把中华乳齿象的化石记录又向前推进了约一百万年,并且把中华乳齿象最早起源地推向了中国云南含古猿的晚中新世地层分布区。

云南貘下颌骨化石

云南貘牙齿列

  曾是貘类动物演化中心 

  貘类动物起源于北美始新世早期,体型较小,后来发展为美洲和欧亚大陆特有动物。我国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的貘化石发现很稀少。

  197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时墨庄等人在云南一四三煤田地质队的协助下在昭通永乐褐煤矿采掘到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他们依据其中的几件貘化石下颌骨残段建立一新种——云南貘,并认为其地质时代为距今250万年至300多万年的晚上新世。但当时这一发现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野外和室内研究工作中断多年。

  2007年以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在昭通昭阳区太平乡水塘坝地层中发现貘类下颌骨化石,首次确定了该化石群的出土层位。这些标本的发现是研究中新世末期貘类动物演化的珍贵材料。初步研究认为云南貘及其近亲可能是晚新生代貘类动物的直接祖先,云南貘分布的时代前后持续了大约500万年。

  由此,中、美、瑞三国学者共同提出,云南昭通水塘坝等古猿分布区曾是貘类动物演化中心。

  

昭通剑齿象成功装架

  昭通剑齿象化石站起来了 

  2015年,昭通水塘坝发掘出土了一具剑齿象骨架化石,完整程度约50%。由于经过600万年的地层挤压,骨骼变形严重,埋藏前又遭遇风化,且长期浸泡在潮湿环境中,出土时骨骼十分疏松,现场抢救性发掘人员用打套箱取回昭阳区博物馆保存。

  2016年4月,在昭通市文化局和昭阳区文化局的资助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吉学平组织技术人员对该化石进行装架复原,现场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退休高级工程师、曾经装架过“黄河剑齿象(黄河象)”的张建军先生任技术负责,带领经验丰富的技工完成。

  此次装架的昭通剑齿象为雌性,骨架高3.8米,长8.0米,体重约8吨,成年个体,初步估计年龄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这是昭通剑齿象新种命名以来发现的第一具骨架。

昭通水塘坝发现的各种鸟类骨骼

小哺乳动物牙齿-放大130倍

昭通麂新种角化石

  鸟类化石也很多,一半是鸭科 

  昭通水塘坝化石地点还出土了许多鸟类化石。

  古鸟类动物群种类、数量十分丰富,共11目18科,涉及游禽、涉禽、猛禽、陆禽、鸣禽等不同的生态类型,其中鸭科最多,数量占整个动物群的50%以上,这种比例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地质年代为距今6.7-6.0百万年的水塘坝地层剖面

  植被丰富多样 

  研究结果表明,水塘坝古猿生活时期稍早阶段,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兼温带落叶林成分(栎属,赤杨属,板栗属),从剖面12米深开始,水生植物开始发育,表明气候湿热。随时间推移,以栎属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占优势,禾本科草本植物开始扩散,与此同时,针叶林减少,显示温暖环境。水生孢粉表明湖沼相环境开始出现。到距今600万年左右,植被转变为针叶林,指示较干冷的环境。

  

云南芡实新种子 黄永江摄

  发现新种芡实——云南芡实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黄永江博士等发表论文,在昭通水塘坝发现一新种芡实种子化石,命名为云南芡实。

  芡实属为水生植物,一般生活在浅水区或湿地,结合水塘坝还发现的禽、游禽、鱼、龟、青蛙和鳄鱼等动物化石,推测昭通盆地在晚中新世时具有浅水湖或湿地环境,这也可能是古猿生活的环境特征。

  皱皮花椒新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朱海、黄永江博士等,从水塘坝化石层筛选出来的小化石中,发现新植物种子化石——命名为皱皮花椒新种。研究还发现,第四纪冰期和青藏高原隆升不但没有让花椒的种类数量减少,反而越来越丰富,体现了花椒属植物很强的适应性。

  

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发掘部分队员合影

  物种“避难所”的形成 

  几百万年前其他地区开始干冷,但昭通盆地仍然温暖湿润,因而成为物种“避难所”。

  古气候定量估算表明,当时的昭通盆地具有温暖、湿润的东亚季风气候,降水季节性变化显著。部分植物提供的果实和种子,如山核桃、榛子、菱和芡实,可能是昭通古猿的重要食物来源,不易腐烂的山核桃和榛子可能为其在缺乏食物的冬季带来食物补给。气候适宜并能提供食物来源的森林环境,可能解释了晚中新世昭通古猿的成功生存。

(春城晚报 记者杨质高 图片除署名外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