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将本所的9栋办公楼和实验楼全部重新编号,把原地质所的“华严里1”号办公楼改编为“地6”号,这勾起了一些随地质所迁入该楼直至退休的老职工对该楼50多年历史的回顾:这个改成“地6”号的原“华严里1”号楼,就是铭刻在我们脑海里的那个德胜门外第一高楼,那个中国科学院当年科学城的仅存遗迹啊!
我是1957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那时的所址在城里景山东面的沙滩松公府1号,院子很小,构造地质研究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绘图室只能挤到“五四”运动发源地——原北京大学红楼的地下室办公。
那是“大跃进”年代,全国都在“大跃进”。中国科学院也在“大跃进”,其中的一个“大跃进”项目是雄心勃勃地规划和建设一个宏大的科学城。科学城的地址选在北京德胜门外、元大都遗址北面的一大片农田。很快,科学城第一批建筑的两处楼房就盖好了:一处在科学城东北角的大屯,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楼,即917大楼;一处在科学城西南角的祁家豁子,是科学城的招待所,是一座使用面积一万多平米的六层高楼,当时叫1号楼,后来统一命名为“华严里1”号。那时北京的北郊,广袤大地上是连绵不断的绿色农田和点缀其间的低矮农舍,忽然间蓝天之下突兀出两栋高楼,十分显目。人们一出德胜门,就能清楚地看到“华严里1”号这个德胜门外首次出现的唯一高楼。
但是,那个“大跃进"上马快,下马也快,科学城的计划很快就泡汤了,已建成的两处大楼只得分配给急需用房的研究所:917大楼给了地理所、综考会和遗传所;招待所大楼给了地质所,刚刚升格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曾在这里办公。
1960年,地质所从城里搬到德胜门外祁家豁子,科学城招待所成了我们的办公大楼。接着在附近陆续盖起了“华严里”2号、3号办公楼和“华严里”4号----16号宿舍楼。多年后,修起的宿舍楼编到了“华严里38”号,但没有哪座楼房的高度超过“华严里1”号。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虽然在高度上它不再位居第一了,但作为德胜门外第一座建起的大楼,将永载史册,无可取代。
科学城不搞了,但紧接着地质所搬来之后,在原科学城的地盘里,陆续迁来和新建了许多科研机构。中科院109厂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研试验单位搬来了,地球物理所的实验工厂建起来了,古脊椎所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办公大楼,大气物理所搬来了。航天部门和解放军系统也在这里建起了几个研究院、所。由中科院地质所分出来的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就坐落在中科院地质所的西侧。在北四环外的原科学城的范围内,中科院陆续建立起了一大批研究机构。
虽然大科学城的计划未能实现,但科学城原规划的这片土地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仍然让我们兴奋不已。在原科学城的东半部,先后举办了1990年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并在这里留下了一座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拥有10几个比赛场馆的宏伟的体育城,体育城中的“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等今已名扬全球。在原科学城的西半部,仍然形成了一个科研机构密集的包括中科院奥运村科技园在内的小科学城。这里有中科院的由原地质所和原地球物理所整合而成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由原地理所和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而成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109厂基础上新成立的微电子研究所,以及大气物理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动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植物发育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基因组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心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中心,微生物技术转化中心;有中国地震局的地质研究所,地震灾防中心;有航天部门和解放军系统的几个研究院、所,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国防工业重大专项工程中心;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有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学院的国家动物博物馆和地理科学馆;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
如今,917大楼已在2008年前因建奥运场馆而拆除。“华严里2”、“华严里3”也已消失,原址上立起了十几层高的新大楼。上世纪50年代科学城的遗迹,如今只剩下原地质所的办公大楼和附近的一些比较矮小的宿舍楼了。尽管这个德胜门外第一高楼现已围隐在高楼群中,难觅当年尊容。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这座大楼里,走出了十多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地球科学精英,做出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重大科研成果,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的地质科学。这座大楼也见证了它周围的巨大发展变化,见证了由“东亚病夫”变为体育强国的中国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见证了“向科学进军”、“科教兴国”引领下的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发展。它是一座丰碑,它是一尊文物。我们要心仪它,保护它,让它陪伴我们温故知新,见微知著,缅怀历史,创新未来,为共圆伟大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行。
(作者易善锋,系地质所原副所长)
文革时期的地质所(照片来源于地质地球所档案)
唐山大地震后的地质所(照片来源于地质地球所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