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5 12:09:48 来源:中国周刊
这里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三江源内雪山、冰川约2400平方公里,冰川资源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现代冰川均属于大陆性山地冰川。
被称为“母亲河之源”“中华水塔”“地球之肾”,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三江源,被喜马拉雅山系和昆仑山系的臂膀拱卫,它是众山之宗、千湖之地、江河之源,有如神迹中的神迹,它用千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为神州大地搭建了一座永不干涸的“水塔”。它像一个纯真恬静的冰美人,用如梦如幻的粼粼波光,将青藏高原腹地的天地洪荒装点得生机盎然。
“江河从冰川下启程,海纳百川,滋养万物,维系着国土生灵,走进三江源有如走进一幅广袤雄奇、如诗如画的卷轴,大自然散发着"大美而不言"的深邃。”
“山为江源之骨,三江源是山的天堂。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三江源以山地地貌为主,山系众多、地势高耸、地形复杂。”
昆仑山,又称昆仑墟、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为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
在世界上最长的10条大江大河中,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占据了三席,这三条大河无不充满神性和母性,都是哺育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当之无愧的母亲河。最让人惊叹的,莫过于这三条母亲河有如青藏高原一奶同胞的三姐妹,都发源于一个被称作三江源的地区,世界上著名的三条江河集中发源于一个较小区域内,这在地球上绝无仅有!
三江的源头在哪里?
当我用笔在地图上试图勾勒出三江源的地理位置时,我知道,这不只是地理坐标上的寻根溯源,也是对华夏文明谱系的致敬,更是为了表达饮水思源的感恩。
在格拉丹冬雪山周围的许多现代冰川中,最著名、最大的要数姜根迪如冰川,它位于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总长10余公里。
姜根迪如冰川中,随处可见巨大的冰柱,无数的冰柱晶莹剔透,形成了一条冰柱的长廊。冰川融水沿着冰柱流下,汇合成条条溪流。
在青海的三江源地区,他们的语言中并无“三江源”的叫法,仍习惯性地把脚下的这块大地唤作“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因属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出国后叫湄公河)三大水系发源地而得名,这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还是颇为陌生、新奇的。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发源地。依照行政区划划分,地域范围为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境,所属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2县、所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蒙古族自治县2县和所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总面积占青海全省土地面积的43.88%,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黄河之水天上来”,当我们得知黄河的确发源于青藏高原后,重温唐代诗人李白的浪漫情怀,会有别样的诗意。每条河流都有它的源头,一如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自己的祖先和家谱。中华民族对寻找母亲河源头的执着从未释怀过。
“这里的沼泽类型独特,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沼泽分布区。星罗棋布的小水泊在阳光下闪烁,似繁星点点,又似粒粒晶莹的珍珠。”
我国对河源探究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尚书》中的《禹贡》便记载过岷江是长江源头;明代的徐霞客认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且断定长江发源于昆仑山之南;1946年出版的《中国地理概论》提出“长江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从此这一错误便在中小学地理课本上谬误了几十年。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载了黄河之水来自于昆仑山地区;元朝组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河源实地考察活动,认为星宿海就是黄河的河源;清代康熙年间,黄河源延伸到了玛曲。相比于长江、黄河,对澜沧江源头的探寻和认知要晚很多,自法国人1866年从越南沿江溯源考察无果起,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十几支探索、科考队伍在严酷的澜沧江源区折戟沉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确定大江大河的源头在世界范围内都会被视为重大地理发现,一个国家的“母亲河”的长度及源头地理坐标是其最基本的地理信息数据,对人们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及规划未来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探究河源,并非只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寻根问祖。“还是个科学问题”,正如两院院士孙枢所认为的,对大江大河的正本清源有着现实的重大价值,他表示“源头以及上游的生态和环境状况,对中下游至关重要”。
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以其特殊的作用和自然地理条件,历来为测绘工作者、地学工作者、国内外探险者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关注。建国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和青海省更是多次组织了对三江源的科学考察,不断取得了新成就。1952年,黄河委(黄河水利委员会)进入黄河源头进行考察,认为黄河正源是玛曲,此说法存在了20多年但争议不断;1978年,由北京和青海组成黄河源科学考察组,认为卡日曲才是黄河正源。1976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考察队,进行了首次长江源考察,确定了沱沱河为长江正源;1978年长江委(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长江源再次考察,确定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的三源说。1994年,一位名叫米歇尔·佩塞尔的法国探险家和他的两位助手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进入了澜沧江源区,认定澜沧江的源头在扎那曲。
黄河卡日曲的最上源—那扎陇查河
刘少创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研究员,他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重新测定了世界十条大河的源头和长度。据他介绍,“河源唯远”在国际地理学界确定大河源头是普遍接受的准则,在应用这一准则确定一条大河的源头时,就是要确定在这条大河的整个流域中最长的源流对应的源头,而且这个源头还应该一年四季有水。按照“河源唯远”的准则确定大河的源头是有其合理性的,这是因为世界大河的排名就是依据河流的长度,而且与水量相比,河流的长度比较稳定,也容易进行重复测量。当曲的水量是沱沱河的5~10倍,流域面积也是沱沱河的2倍。
既然在确定大河源头时有普遍依据的准则,为什么有关三江源头的争议还长期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呢?刘少创认为:“其实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行政权力干预科学结论。事实上,长委会和黄委会有关长江和黄河源头的结论并不是按照科学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确定的,只是"部门意见",不是国家的"法定结论"。”
澜沧江扎阿曲的最上源—谷涌曲
对三江源进行最近一次的源头科学考察是在2008年开展的,刘少创是这次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的首席科学家。这次科学考察活动由青海省政府组织、国家测绘局指导,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技术支持,青海省测绘局负责实施,并依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河源唯远”的准则,同时兼顾流量、流域面积、河谷地质构造和形态、历史与习惯等因素,重新确定了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所在,且于2009年7月14日,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为以“技术方案”为依据,提出当曲、卡日曲、扎阿曲分别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新源头。当曲上源且曲,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无名台地东北处,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94度35分54秒,北纬32度43分54秒,海拔高5039米,行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结多乡。当曲在囊极巴陇处与沱沱河汇合。以囊极巴陇为起算点,当曲的长度为360.34公里,流域面积为3.22万平方公里。从源头起算,长江的长度为6236公里,在世界十大长河中,名列第三。黄河正源为卡日曲,卡日曲上源为那扎陇查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鄂热西北2.2 公里处,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96度20分23秒,北纬34度29分37秒,海拔高4868米,行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朵镇。卡日曲在扎陵湖以西的玛曲滩地与玛曲汇合,以玛曲滩地为起算点,卡日曲长度为164.98公里,流域面为0.32万平方公里。比发源于约古宗列曲的玛曲长36.5公里。从源头起算,黄河的长度为5778公里,在世界十大长河中名列第六。澜沧江正源为扎阿曲,扎阿曲的上源为谷涌曲,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采莫赛东部的吉富山,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94度40分52秒,北纬33度45分48秒,海拔高5177米,行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以尕纳松多为起算点,扎阿曲长度为96.07公里,流域面积为0.25万平方公里。从源头起算,澜沧江全长4909公里,在世界十大长河中,名列第十。
2008年三江源头考察队员合影。这次科学考察活动由青海省政府组织、国家测绘局指导,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技术支持,青海省测绘局负责实施,并提出当曲、卡日曲、扎阿曲分别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新源头。
三江源头的具体位置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毫无疑问,随着科技的进步,只要源头的具体位置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结论,人们探寻三江源头的脚步就不会停息。
山宗水源 长江源头当曲
对很多人来说,三江源神秘绮丽却陌生莫测。有如走进一幅广袤雄奇、如诗如画的卷轴,这是走进三江源的人们的共同观感。这里有洁净的天空,威武壮丽的雪山草地,悱恻的江河九曲婉转,大自然散发着“大美而不言”的深邃。
“水是江源之魂。三江源是水的世界,行走在三江源,每一滴水声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江河湖泊、溪流源泉,汩汩奔流,宛若奏响了三江源惠泽天下的交响乐。”
山为江源之骨,三江源是山的天堂。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三江源以山地地貌为主,山系众多、地势高耸、地形复杂,北有莽莽昆仑,西为神奇可可西里山,东有奇峻巴颜喀拉山脉,南为巍巍唐古拉山脉,山脉绵延、纵横错落,跌宕起伏,海拔为3335~6564米不等,峰峦耸峙,境内有2000余座山峰傲视苍穹,构筑起一幅壮阔的山脉风光。三江源的大山多为雪山,雪线以上分布着终年不化的积雪,有如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献上的洁白哈达,犹如童话中的冰雪世界。这里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三江源内雪山、冰川约2400平方公里,冰川资源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现代冰川均属大陆性山地冰川。以当曲流域冰川覆盖面积最大,沱沱河流域次之,楚玛尔河流域最小,雪山冰川规模以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尕恰迪如岗及祖尔肯乌拉山的岗钦3座雪山群为大,尤以格拉丹冬雪山群最为宏伟。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水是江源之魂,三江源是水的世界,是重要的产流区和水源涵养源,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它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养育了超过6亿人口,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三江源境内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有大小河流约18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0多条,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黄河、澜沧江(上游称扎曲)三大水系,支流有雅砻江、当曲、卡日曲、孜曲、结曲等大小河川。这里广泛分布着高原湿地、高原沼泽和湖泊、高原草甸等,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这里的沼泽类型独特,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沼泽分布区,沼泽分布率大于2.5%,是全国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这里有大小湖泊16500个,主要分布在内陆河流域和长江、黄河的源头段,其中在仅100余平方公里的星宿海就有2600多个湖泊。区内许多湿地为世界和中国的知名地区,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有扎陵湖、鄂陵湖、玛多湖、黄河源区岗纳格玛错、依然错、多尔改错等,其中扎陵湖、鄂陵湖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具有巨大的调节水量功能。此外,三江源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仅玉树州的地下水贮量就约达115亿立方米。行走在三江源,每一滴水声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江河湖泊、溪流源泉,汩汩奔流,宛若奏响了三江源惠泽天下的交响乐。
高山草甸草层低,草质良好,为良好的夏季牧场,适于牛、羊等畜群放牧。
历史上的三江源水草丰茂,曾是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的“处女地”和生命的“净土”。
岂止于高
楚玛尔河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楚玛尔”为藏语,意为“红水河”。
三江源是高海拔地区,它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高地,更是生态的高地、生命的高地、文化的高地。
可作为中国生态源头的三江源,它的生态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三江流域、甚至整个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三江源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三江源有如干瘪的乳房,难为大江大河提供充足的补给了。水无源头怎么能不旱!
“通天河犹如一条巨蟒在群山中穿行,曲折蜿蜒,穿过峡谷奔流而出。从山顶俯览全景,使人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之际,不能不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奇。”
与全球、全国以及整个高原气候变化对比,三江源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敏感。多年研究表明,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如,若气温增加3℃、降水减少20%,黄河上游的水量将减少50%以上。上游水枯,对下游来说就意味着大面积、长时间的生态恶化。长期关注三江源问题的世界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认为,三江源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窗口。
地质学家杨勇多次进入三江源地区进行科考,图为2014年他们在考察时发现的大型丹霞地貌景观,位于杂多县澜沧江上游扎曲峡谷,属于三江源的核心区。
丹霞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各种形状的地形。
三江源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具有能深刻影响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巨大生态效应,并由此而广泛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碳汇能力(碳汇是指森林、湖泊、草原等从空气中清除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不断增强,据预测,其生态价值已达到11万亿元。
有如无处不在的空气,平时,人们也许难以感觉到遥远的三江源的重要性。
当曲下游巴茸狼纳山下一处泉华台地质奇观,规模宏大,发育完整,错落有致,造型奇特,实属罕见。它是由富含高浓度的矿化物水从山上流经陡峭的峡谷谷坡时沉淀结晶而形成的。
“三江源一"感冒",全球就要"打喷嚏",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晓楠的比喻很形象。三江源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价值早已远远超过了本区域。
三江源地区由于海拔高,绝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冷季为青藏冷高压控制,长达7个月,热量低,降水少,风沙较大。暖季受西南季风影响产生热气压,水汽丰富,降水量多。全年平均气温为-5.6~3.8℃。其中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6.4~13.2℃,极端最高气温28℃;最冷月1月为-13.8~-6.6℃,极端最低气温-48℃。
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为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这一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带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物基因宝库,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在三江源那荒蛮苍凉的外表之下,孕育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空旷与险峻间回荡着的是无比倔强的生命的欢歌。
班头雁
在三江源地区的动物种群比例中,兽类、鸟类的数量巨大,而两栖类和爬行类物种组成简单,种群数量相对较小。有85种兽类,占青海省兽类的82.5%,占全国兽类的16.8%,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29种,占全国兽类保护总数的27%,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藏羚羊、牦牛、雪豹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种类有岩羊、藏原羚、棕熊、猞猁、盘羊等20种。有237种鸟类,占青海省鸟类的77%,占全国鸟类的19%,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9种,占全国鸟类保护总数的16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黑颈鹤、金雕、藏雪鸡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种类为32种。有两栖爬行类15种,占全国两栖爬行类的2%,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种类1种。
秃鹫
三江源地区内的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个植被型,可分为14个群系纲、50个群系,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7科、471属、2238种,约占全国植物种数的8%,其中种子植物种数占全国相应种数的8.5%。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虫草3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31种,青海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
雪豹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三江源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在历史长河中,三江源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对华夏文明有着养育之恩。在千万年的付出和流淌中,三江源为中华文明的出现以及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倾其所有,居住在河源的民族也创造了绚丽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来回馈自然的哺育之恩。行走在三江源,便是走进了一座琳琅满目的文化长廊,散落其间的历史遗迹,就像一颗颗珍珠,被看惯了历史烟云的河流湖泊串成了项琏。
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是中国独有的的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历史上曾广泛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其身体健美轻盈,四肢矫健匀称,奔跑速度惊人,被专家们认为是羚羊类中最漂亮的物种。
三江源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辙印。从此,在三江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每一道山川,都是一座文化的高峰。从女娲炼石补天到西王母蟠桃会,从嫦娥奔月到八仙过海,横空出世的莽莽昆仑山是一座诞生了大量远古神话的文化名山,同时还是宗教名山—它是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许多神奇如谜的传说,就此演绎出了博大精深的昆仑文化。祁连支脉日月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更见证了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汉藏通好的历史。从三江源奔流而出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流经之处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江河流淌着的是中华文化的血脉。
三江源地区的植物可分为14个群系纲、50个群系,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7科、471属、2238种,约占全国植物种数的8%,其中种子植物种数占全国相应种数的8.5%。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虫草3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31种,青海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
考古证据表明,数百万年前就有先民在三江源地区迁徙、发展、融合,悠久的历史使三江源成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古代羌族、吐谷浑、吐蕃以及现代的土族、藏族和后来迁入的汉、回、蒙古、撒拉各族共同创造了奇异的高原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在这片土地上历久弥新,柴达木文化、吐谷浑文化、格萨尔文化、热贡文化、酥油花艺术、唐卡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