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地质地球所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19-4-29
39年前的今天,即1980年4月29日,李善邦先生在编写《中国地震》将要完成出版之际,终因病溘然辞世。他是谁?他做了什么事?地震学家李善邦、中国地震事业的开拓者、解放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地震研究室主任、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代理所长……我想先生之于中国的贡献是难以用那些还未列举完的头衔概括得尽的。如果没有他,中国的防震减灾建设、地震观测研究不知还要待到何时才得以起步。
这篇文章,既是对李善邦先生的怀念,也是对当代青年的戒醒,认识旧时代,勿忘过去,珍惜今天。当你觉得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苦闷时,看到先生当年的艰难生活,也许会豁然许多。
青年时代的李善邦先生
出生于1902年广东兴宁,李善邦先生大部分的人生岁月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熬过的,直到四十七岁那年解放,才算逐渐安定下来。然而艰辛世道,紧迫生活,于逆境困厄中愈能迸发杰出的人才。
1、寒门学子
先生本农家弟子,父母勉力送他入小学,那时正是满清皇朝与革命党人斗争最剧烈的时代。有些老师赞成革命,常常对学生讲清朝政府的腐败,说到甲午战争,打不过日本小国,失了台湾,又赔了二万万两银子;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丧权辱国。于是在先生幼小的心灵中植下了朴素的爱国思想。在辛亥革命之后,先生的中学时代,社会日趋混乱,军阀割据,互相争夺。当时能安心于读书的日子实在不多。寒门学子,欲置身青云只有靠自己学出本事来。升大学也是困难重重,先生从广东乡下到了上海,人生话不通,到处受欺负,随后到了南京,得同乡的帮助,在暨南学校努力补习了一年英文,二十岁那年考入东南大学(即今南京大学前身)。由于先生心灵深处有一点爱国思想,相信科学救国,最后选了物理系。当时没有像现在的辅导制度,经常在课堂里跟不上老师的讲课,先生下课后仍要钻研,常常学至深夜。
先生于东南大学物理系毕业证书
1925年先生大学毕业,正是大革命的时期,孙传芳败退、南京紧急,军阀肆意屠杀进步青年。1927年革命军进攻南京,当时先生在南京一所中学教书,在动乱中一个夜间,本就瘦弱的先生被游兵吓破了胆,吐血的肺病又犯了,进医院住了数月,出院时已换了人间。先生病后身体很弱,又无工作,遂向人借了盘缠,回故乡休养。在故乡的中学教书期间,先生受到罗梓材少将赏识,与其妹罗海昭结为夫妻,妻子也成为先生一生中最感谢的三人之一。
1929年李善邦先生与妻子新婚不久的合照
2、启程拓荒,为国效力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数20余万,震惊全国。之后四川炉霍,云南大理、甘肃古浪相继发生灾难性大地震。防震减灾迫在眉睫,地质调查所翁文灏所长主持筹建地震观测室,但需要一个英文好,学物理的人来做地震研究。于是翁所长的朋友,时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的叶企孙先生推荐了曾教过的学生李善邦。1929年,先生得“召唤”,春节也顾不得过,匆匆与有病的哥哥、怀孕的妻子作别,急忙从广东老家赴任,由中央地质调查所介绍到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气象警报站学习。从此,李善邦先生就踏入了一生的中国地震研究事业。
可是,气象站站长意大利人Gherji对中国人很鄙视,封锁技术,不向李善邦先生传授地震学知识和观测技术,只让他做些更换地震仪图纸的事。先生暗自发誓一定要把中国的地震事业搞起来。但半年所学收效甚微,遂返回北平鹫峰山上的地震仪器室,继续建设地震台。初次面对从德国买回的仪器,先生仔细研读说明书,逐一装置,忙了一个月,搞洋灰、钻、锉、磨,甚至于打铁也干了,最后总算把地震仪器组装起来。又得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吴有训先生启示,终于调活了地震仪。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地震观测台了!
1930年,先生拍摄的刚建好的鹭峰地震台全貌
然而地震观测室位于山上,多有不便。那时每个星期,先生都要用近两天时间,骑着毛驴往返80里地,把仪器用的蓄电池背到清华大学去充电。粮食、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也得由毛驴驼回。一个人,一头驴,一座位于深山的地震台,成了当时世界地震学版图上的一个亮点。
1930年,先生在初建好的鹫峰地震台
李善邦夫妇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北京鹭峰地震台生活
鹫峰地震台内景
现在的北京鹫峰地震台
“鹫峰陋屋粗茶,白云皓月梅花,瘦驴曲径山崖,东方朝霞,创业人在灯下。”——南京地震台唐兆华献词《天净沙》,生动描写了李善邦先生当年在鹫峰地震台工作的场景。
中国人自己的第一个地震台不仅建起来了,还能按照国际标准定期发布地震记录报告,许多国际知名的地震学家纷纷与李善邦通信来往,并不断交换世界各地震台数据。中国地震观测逐渐在世界上有了些名气。但一切才只是开始,毕竟此时世界上地震科学的研究已经开展将近三百年。中国人必须学习更多先进知识才行。于是,先生被派出国学习。由于时局动荡,先生先后到日本、美国和德国留学。归来以后,先生见多识广,极力把鹭峰地震台整顿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流地震台。
1935年,先生(左)访美与顾功叙合影
1947年先生与阔别十余年的恩师古登堡再见合照
但“七七”事变结束了鹫峰地震研究室的命运。抗战爆发后,先生一家撤往南京。不久,先生受命与秦馨菱等到湖南水口山做物理探矿工作。家人则回广东老家避难。这段时期,先生成为中国物探界的先驱者之一,足迹遍布中国西南。对攀枝花大型铁矿的发现和开发提供了最早的科学依据。
“本日报载,奉天中日军交战……大丈夫至此无不怒发冲冠……余自思无能,谨誓毕生之力谋地震波动为探矿之用。一得之贡,便是效力国家……”
——1931年九一八事件之后,李善邦先生的日记如是写到
1938年,先生在湖南开展物探工作
1941年,先生在四川开展地磁测量研究
因工作调动,先生到重庆北碚,负责组建地震实验室。1942年,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先生一家靠数斗米的月薪和在重庆医学院兼授物理课的微薄收入维生。在这样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先生仍咬定恒心,不放弃研制中国自己的地震仪。从设计图书,到若干铸件,弹簧以及大小不等的车,钳工序都亲力亲为;经费很少,还得自己设法寻求,材料则尽量在旧货摊上找些可以改作零件的废品。此时还得躲避敌机夜以继日的轰炸,每日可以工作的时间不过二、三小时。这样终日牵男带女跑警报,吃不得好吃,睡不得好睡,人精神困惫,喜怒无常,及不知人间何世。
1940年,先生一家在刘家坡合照
在1943年夏天,先生历经艰辛,终于制成了第一架地震仪——霓式地震仪(也是为了感谢地质调查所翁文灏先生(字咏霓)的栽培和对地震观测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当第一次记到成都地震,接着又记到土耳其地震时,先生心头无比高兴。这标志着我国地震仪器研发和地震观测研究跨入了新阶段。
1943年,李善邦先生成功研制的霓式地震仪
1946年,先生随地质调查所回南京,带领秦馨菱、谢毓寿在鸡鸣寺地下油库内架设霓式地震仪,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中国地震观测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先生立即培养人才,改进地震仪,主办培训班,全身心投入到创建我国地震台网的宏伟工程中去。
李善邦先生讲解地震仪器
1956年起,中国建立起上海佘山、北京白家疃、南京鸡鸣寺、长春、西安、广州、昆明、武汉等12个全国基准地震台。这些台站在当时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今,我国已拥有现代化各类地震台近千个,包括最先进的全国数字台网。拥有这些都不能忘记李善邦先生为之奠定的坚实基础。先生不愧为我国地震观测研究的开拓者!
为满足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先生率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年轻地震工作者们,两年如一日般查阅史料,编辑出巨著《中国地震历史资料年表》,包含从夏朝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约10000次大小地震,成为中国地震最权威的基础资料。之后,先生又主持编辑了使用极为方便的地震烈度工具书《中国地震目录》、对经济建设和长远规划有利的《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还组织开创了现场考察地震,地震活动性研究,地磁测量、水库地震研究等重要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地球物理所迁至北京中关村后第一、二届地震培训班成员合影(前排左一所长赵九章、右一李善邦)
3、鞠躬尽瘁
1972年,时年七旬又病魔缠身的李善邦先生正式动笔撰写《中国地震》,意在将自己长达半个世纪的地震学研究成果经验留给后人参考。他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有关资料的整理和编纂,坚持每天凌晨三点半就在病榻上著书立说。在文革中先生被打入“牛棚”,却对心中事业信念坚定依旧。在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下,先生以坚强的毅力终于在1975年完成初稿。《中国地震》是一部纵横古今、涉猎渊博、深入浅出、驰名中外的学术专著。
1970年,新华社记者拍摄于三里河地球物理研究所
在那个国破家亡、动荡不安的年代,先生是真正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百折不挠、开拓拼搏的人。在这个热点更迭不断,流量明星充斥页面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去了解已逝的李善邦先生?我想是因为,有些人的贡献就像钻石,经得起历史的冲刷,时间的沉淀,总会有人记得,总会有人因而受到鼓舞,继续砥砺前行,为了这片土地,为了生活在这土地上的芸芸众生。
——谨以此文深深怀念倾尽毕生精力在中国地震学事业上的李善邦先生。
参考:
- 六十生辰回忆,李善邦,《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9年06期
- 《求索之路》,地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