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电离层等离子体泡(Equatorial Plasma Bubble,EPB)是低纬赤道空间环境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能引起严重电离层闪烁,导致星地无线电信号衰落甚至通信完全中断,影响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我国大陆南部、南海以及周边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上空受等离子体泡影响严重。长期以来,由于海洋难以布设地基观测设备,对此区域内等离子体泡的产生与演化完整过程还缺乏有效的观测。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和公共技术中心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研制建设了国际首台具备大范围等离子体泡探测能力的低纬超视距电离层雷达(Low lAtitude long Range Ionospheric raDar,LARID)。
图1 LARID雷达天线阵列和典型的探测视场图
相比传统的视距内电离层观测雷达,LARID发射的无线电波经地面-电离层多次反射折射,并且受低纬电离层异常峰和不均匀体等影响,传播路径复杂多变。要实现超视距探测等离子体泡的目标,LARID在雷达系统设计和等离子体泡等目标分析识别方面存在明显技术困难和挑战。自2019年底启动研制以来,研究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开展了低纬地区电波射线追踪和超视距探测条件仿真,设计了双向超视距探测天线阵列,发展了远距离非等间距编码处理技术等,于2023年在海南东方空间环境野外观测站完成设备建设开展持续观测实验。
LARID工作频率为8-22 MHz,采用全数字相控阵体制,包括东向和西向两个雷达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含24路收发电路和24组收发天线。LARID具备较灵活的实验参数设置能力,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探测频率、探测距离、扫描视场和雷达编码等。典型探测模式下,LARID东西两个方向探测距离均为4500 km,扫描视场角度48°,可覆盖西至印度扇区,东至西太平洋9000 km的范围(图1)。
图2 LARID雷达探测的等离子体泡现象(蓝色和红色区域为等离子体泡不均匀体散射回波)
为尽早获得观测结果,他们在研制LARID过程中,边调试边开展探测实验。2023年4月,利用LARID开展双向连续探测,在不同的距离探测到多团等离子体泡回波(图2),其中西向探测的等离子体泡回波距离达3500 km(约位于东经80°),东向探测的等离子体泡回波距离达2000 km(约位于东经125°)。
作为国际首台低纬赤道超视距电离层雷达,为了验证LARID雷达超视距探测等离子体泡结果的有效性,他们利用前期在海南岛及东南亚周边区域布设的IONISE网络等监测数据,对LARID探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图3结果表明,LARID雷达探测的等离子体泡形态与IONISE网络监测结果一致,多团等离子体泡结构自西向东漂移,首先被LARID西向雷达探测到,靠近并经过海南岛上空时被IONISE网络探测到,远离海南岛时被LARID东向雷达探测到。
图3 LARID雷达观测与IONISE等网络监测结果对比验证
传统地基监测设备在海洋上空存在大量的监测空白区,LARID雷达的超视距探测,可覆盖传统地基监测设备无法观测的区域,为研究太平洋-印度洋上空电离层环境变化提供独一无二的连续观测数据。在应用上,LARID雷达远距离探测的等离子体泡及其漂移速度信息,可用于提前预报等离子体泡到达和影响我国低纬区域上空的概率和时间,为开展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电离层闪烁预报和预警提供重要数据输入。
当前,研究团队正在利用LARID雷达探测范围广、参数设置灵活等优势,设计多种探测模式开展观测实验,对跨大洲的超远距离等离子体泡探测实验、低层大气波动和台风探测实验等已取得初步观测结果,相关数据分析工作正在紧密进行。
LARID雷达研制与初步观测结果发表于空间物理学国际专业学术期刊JGR: Space Physics(胡连欢,李国主*,宁百齐,孙文杰,解海永,赵秀宽,李怡,代国峰. Development of Low Latitude Long Range Ionospheric Radar for Observing Plasma Bubble Irregularitie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 2024, 129(3): e2023JA032099. DOI: 10.1029/2023JA032099)。研究受子午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2020104002,42074190)、中科院稳定支持青年团队项目(YSBR-018)等联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