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所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1999年,我所以原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为契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公共支撑系统”。在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国内固体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根据《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依据我所支撑平台建设规划,在原有公共支撑系统基础上成立了“地质地球所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2009年3月,院批准我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地质地球所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是全院首批免评择优建设的七个公共技术中心之一。2020年12月,根据院统一要求,“地质地球所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改称为“地质地球所所级公共技术中心”
公共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根据研究所学科布局和发展的需要,作为科技服务支撑的重要力量深度参与了研究所建设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矿产资源研究、油气资源研究、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等五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地球与行星物质成分与性质分析、地质年代学测定、地球内部结构探测、空间环境探测、古环境模拟与数据分析、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据管理与数值模拟、科研实验仪器研制与应用、深地装备研发等地球与空间一体化分析-观测-探测-模拟-研发平台,拥有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行星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研究中最主要的仪器设备,具备对地球和行星进行全方位综合研究的能力。牵头组建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为研究所乃至国际上地球与行星系统科学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加强公共技术中心与研究所内各管理部门的协调,推动公共技术中心的发展,扩大公共技术中心对外的交流与合作,2012年8月,研究所将科技支撑系统改称“科技支撑处”,统一服务于支撑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为提升科技平台处的功能,实现与研究单元的更好融合,2017年4月,科技支撑处改称“科技平台处”。科技平台处是我所管理部门的基本构成之一,也是我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管理部门。
公共技术中心通过不断整合现有仪器设备,积极争取大型仪器设备建设资源,组建离子探针实验室、纳米离子探针实验室、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固体同位素实验室、稳定同位素分析实验室、惰性气体实验室、氩氩、铀-钍-氦年代学实验室、铀系年代学实验室、成矿元素与同位素分析实验室、流体包裹体实验室、岩矿制样与分析实验室、地震台阵探测实验室、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风化与水化学实验室、超级计算实验室、地球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大型加速器质谱实验室、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非相干散射雷达实验室等21个所管大型公共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实验室主任负责制下,贯彻学术引领、技术先行的理念,有效推动实验技术跨越发展。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共技术中心共有仪器设备778台(套),总值超过3.8亿元,其中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设备共有73台(套),价值2.8亿元。公共技术中心的科研仪器设备主要以室内分析测试设备为主,仪器类型包括质谱仪器、色谱仪器、光谱仪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仪器,另有部分仪器设备是室外观测设备,仪器类型包括地震仪、全天空流星雷达、电离层垂直探测仪等。这些设备涵盖了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空间环境等学科研究的最主要的仪器设备,能够基本满足研究所各学科的研究需要。
中心现有工作人员76人,其中专职技术人员72人,管理人员4人。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34人。35岁以下的青年技术人员占47%,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79%。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既能做好实验测试,更能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队伍,保障了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证了科研项目的实施,为研究所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运行体制,颁布了聘任、评估、考核与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实验平台的正常运转,推动了资源共享。
近年来,公共技术中心在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深化科学家主导下的观测-实验-研发-理论“四位一体”的研究思路,注重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原创性技术方法的开发和自主仪器装备研发的突破。通过对公共技术中心技术平台管理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实践,深入推动实验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研制的革新,中心技术平台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部分实验室已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并成为相关领域的领跑者,为中心平台能力的提升与支撑我国固体地球科学跨入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部分领域率先开启了外国人使用“中国方法”的时代。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大型仪器的配置,提高大型仪器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建设成设备优良、管理规范、公共开放、服务优质、技术先进的技术支撑平台;中心也将进一步优化科学家领导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造有利的创新空间,保障各各领域具备技术持续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要提供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促进技术人员的成长,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