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李继磊副研究员邀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at Berlin)矿物与岩石系教授Timm John于2018年10月12日上午来我所作题为“Dehydration of subducting oceanic slabs: flow structures, mechanisms and rates”的学术报告。
交流会由高俊研究员主持。我所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秦克章研究员、徐兴旺研究员、曹明坚副研究员,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景波研究员、陈林副研究员、郭顺副研究员、王佳敏副研究员,以及我所博士后、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
报告内容以Timm John教授团队最近发表的两篇Nature Geoscience和一篇EPSL文章为主线,详细论述了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流体通道结构、汇聚机制与速率。Timm John教授首先介绍了俯冲带水循环对岛弧火山作用及全球元素循环的地质意义,就俯冲带流体的汇聚机制和时间引出科学问题。主体报告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介绍了板片流体的运移形式,是以通道式流体进行快速迁移;(2)结合地质实例(西阿尔卑斯Erro Tobbio蛇纹岩)利用野外观察、岩相学解析、热力学模拟等手段对俯冲带脱水和流体汇聚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3)对西南天山和新喀里多尼亚高压变质带中的脉体利用Li同位素模拟计算出流体与围岩反应的时间,论证了俯冲带内流体活动的速率。报告中俯冲板片流体活动只有800年甚至以几个月为时间尺度的内容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继磊副研究员对报告中的重点部分向与会人员做了补充解释。报告后与会研究人员就俯冲带脱水速率、Li同位素模拟等大家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和讨论。
Timm John教授报告现场
与会人员讨论交流
Timm John简介
Timm John教授,柏林自由大学矿物、岩石系教授,系主任。长期从事俯冲带流体的物理化学过程、元素迁移及卤族元素的循环等研究。研究涉及(1)俯冲带流体的汇聚、运移机制及时间尺度;(2)俯冲带内中源地震的诱发机制;(3)流体作用下岩石交代与元素迁移;及(4)挥发分卤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等。共发表SCI论文65篇,总引用近3000次,H指数为30。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 (2)、Geology (2)、EPSL (3)等地学顶级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十余篇,指导学生(以第二作者身份)在Nature Geoscience、Geology、EPSL和GCA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国际合作非常广泛,在我国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具有长期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