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合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朱露培教授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彭志刚教授来所交流访问
2018-08-30 | 作者:地星室 | 【 】【打印】【关闭

  727日,美国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朱露培教授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彭志刚教授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并分别作了题为“基于相移和插值方法的三维逆时偏移远震接收函数”和“地震学的最近发展和未来展望”的学术前沿报告。报告会由陈棋福研究员主持。

学术报告现场  

  朱露培教授首先强调了地球内部界面的识别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例如莫霍面、410km660km等界面包含了地球内部丰富的构造信息;随后他回顾了地震学中接收函数方法发展的历史背景,提到接收函数CCP叠加方法是借鉴地震勘探的方法而发展的;一开始前人首先将工业界CMP(共中心点)叠加方法引入到了接收函数,后来朱露培教授及其合作者在2000年提出了CCP(共转换点)叠加的接收函数方法,这一方法至今仍然被国际同行广泛使用。

    近期朱露培教授课题组将工业界使用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引入到了远震接收函数中。报告阐述了将逆时偏移成像引入到远震接收函数中的基本思想,通过一系列合成数据的理论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将这一新方法应用到了一条长300km台间距为5-10km的测线数据中;通过与传统CCP成像结果进行对比,朱露培教授指出,针对目前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CCP成像结果已经差不多是最好的了,但是将来随着更为密集的台阵观测资料的积累,这种逆时偏移的远震接收函数方法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因此也建议大家开展地震观测研究时尽量能够布设密集的(台间距小于5 km)观测台阵以获得更为精细的成像结果。

朱露培教授作学术报告

  彭志刚教授的报告概要介绍了地震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发展展望。报告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利用背景噪声和重复地震研究震中区介质速度结构变化的分析研究,对2004Parkfield 6.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的研究表明,同震阶段介质速度都出现了降低变化,随后是一个震后恢复的过程,震前的变化可能与水位的变化有关系,但是目前还有一些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介质的速度变化以及震后恢复过程是否与地震复发周期或主震大小有关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慢地震和tremor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日本的Hi-net地震台网观测到了很多慢地震事件,连续GPS观测数据也记录到了慢滑移现象。断层闭锁段容易产生比较大的地震,而在闭锁段或部分闭锁段周围或深部中下地壳则是属于蠕滑的,因此就可能产生一些tremor或者低频地震,形成我们观测到的慢滑移事件,暨大地震发生后可能在其附近或者较远的地方激发慢地震。最后彭志刚教授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地震学的研究前沿,包括人为诱发地震、超密集地震台阵及机器学习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并提供了一些与报告内容相关的资源链接。

彭志刚教授作学术报告

【报告人简介】    

  朱露培教授简介: 

  朱露培教授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本科学位,1988年获得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8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与行星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地震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从2001年起转入美国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任教,现为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教授。2011年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并于2013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朱露培教授长期致力于理论及观测地震学等方面的研究,发明了单台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测定地壳厚度和VpVs波速比的效率和准确度,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台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实现了对地壳、岩石圈以及地慢转换带界面结构的成像。他还改进发展了用地震波形反演地震矩张量的gCAP方法,并首次开展了用天然地震高频体波在断层上的反射研究断层结构。朱露培教授所发展的各种地震学程序算法被国际同行广泛使用。     

  彭志刚教授简介: 

  彭志刚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地球和大气系(School of Earth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教授(Professor),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地球物理和计算机应用),2002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电机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地震学博士学位。 

  彭志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清晰断层结构反演,地球介质时间变化,地震震源特性,地震触发,慢地震,人为诱发地震,微震监测和机器学习等基础研究。其研究过去十年在美国收到两百多万美金资助,主要来源包括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南加地震中心 (SCEC)等。迄今为止在国际杂志 (Science, Nature Geoscience, GRL, JGR, BSSA,etc)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引用3600多次。2010年至2013年任美国地震学会学报副编辑2011年至2013年任地球物理研究期刊副编辑20137月至今担任地震研究快报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2017年起担任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董事会成员(Board of Directors),以及美国地震学会东区分会(Eastern Section of SSA)副主席(Vice President)2010年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奖(NSF Career Award), 2010年获美国地震学会(SSA)里氏青年科学家奖 (Charles Richter Award), 和所在的地球和大气系年轻教授奖 (Young Faculty Award)     

 

【延伸阅读】

  1. Bürgmann R. The geophysics, geology and mechanics of slow fault slip[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8, 495: 112-134..原文链接 
  2. Dueker K G, Sheehan A F. Mantle discontinuity structure from midpoint stacks of converted P to S waves across the Yellowstone hotspot track[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997, 102(B4): 8313-8327..原文链接 
  3. Liu Z, Huang J, Peng Z, et al. Seismic velocity changes in the epicentral region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measured from three‐component ambient noise correlation technique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4, 41(1): 37-42.原文链接 
  4. Perol T, Gharbi M, Denolle 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earthquake detection and location[J]. Science Advances, 2018, 4(2): e1700578.原文链接 
  5. Zhu L, Kanamori H. Moho depth variation in southern California from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00, 105(B2): 2969-2980.原文链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