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合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庞忠和课题组参加第15届国际水岩相互作用大会
2016-10-28 | 作者:工程室 | 【 】【打印】【关闭

  1016日至23日,我所庞忠和研究员,黄天明副研究员,博士后李义曼和博士生天娇参加了在葡萄牙埃武拉市(Evora)举办的“第15届国际水岩相互作用大会(The Fifte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Rock Interaction)”。 

  国际水岩相互作用大会是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chemistry and Cosmochemistry)主办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其宗旨是鼓励国际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人文交流。首次会议于1974年在捷克召开,此后每三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内容涉及水岩相互作用的多个方面,包括中低温及高温地热系统研究、地下水水质和水量控制、同位素示踪技术、水--气相互作用研究新进展、多相耦合运移反应模拟、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进展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学,涵盖的领域包括地热系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页岩气开采和核废物处置等。 

  在此次会议上,庞忠和在中低温及高温地热系统分会场作了“大型岩溶热储基本特征与成因与分析研究-以河北雄县为例”的口头报告,以河北雄县为例,重点介绍了我国成功开发利用大型岩溶热储用于供暖的机理与技术,展望了我国岩溶储层的分布,不同埋深地温分布特征和地热资源潜力,及其开发利用对于减缓大气污染的贡献和意义。黄天明作了“重庆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开采区的地下水水质背景值研究”的口头报告,介绍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中甲烷的含量和来源。李义曼和天娇分别作了“CO2在咸水层的封存形态以及场地尺度封存潜力评价新方法”和“我国典型高温地热系统的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的口头报告。此外,在展板交流环节,庞忠和等的“水循环中的同位素地质示踪剂”,综合评述了水循环与水岩相互作用13种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与演化特征,受到关注。 

  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为纪念国际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国际水岩相互作用大会的发起者之一,牛津大学Mike Edmunds教授专门组织了大会。庞忠和代表中国同行作了纪念发言,题目是:“Mike Edmunds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与古气候记录”,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我所地下水团队将Edmunds教授建立的地下水氯平衡(CMB)方法与同位素方法相结合,研究黄土地区地下水补给历史、速率和生态效应的进展。报告受到国内外同行赞赏。 

  此外,庞忠和还先后主持了一个分会场和一个大会报告。会后,他们还参加了亚速尔群岛火山与高温地热系统地质考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