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在我所成功举办2016年(首届)“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学术交流会。会议汇聚了来自35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地震局系统的专家学者313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科主任于晟教授致开幕辞,提出建立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任务和培养地震学专业科研人才的期望。国内外共24位科研一线的地震学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报告。从数据采集、整合、处理、分析和结果,从地壳到上地幔,再到核幔边界和地核,从地震波速度到各向异性和衰减研究,从不同区域的地震学参考模型到全球模型,报告精彩纷呈,会场讨论热烈。除大会报告外,还有110个展板报告。展板内容丰富、叙述和讨论严谨,展示了地震学研究的新进展。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温联星教授主持了“工作组”总结会议。
通过这次会议报告和交流,“工作组”总结了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研究现状,确定了建立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近期目标是现有模型汇总、公开和检验,工作重点是数据整合、方法优化和参考模型的逐步建立。这次会议对于凝聚国内地震学研究力量、形成利用集群优势共同攻关的学科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搭建了旨在建立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学术交流平台,有益于促进科研、教育和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地震学研究和科研文化的创新。
基金委于晟主任致开幕辞
美国USGS资深地震学家Walter D. Mooney作大会报告
会议现场
法国IPGP地震学家Nikolai Shapiro作大会报告
美国MUST地震学家Steve Gao作大会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学家Lupei Zhu作大会报告
地震局预测所高原作大会报告
北京大学陈永顺作大会报告
我所赵亮作大会报告
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李永华作大会报告
科学院测地所储日升作大会报告
地震局物探中心王夫运作大会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唐有彩作大会报告
我所陈凌作大会报告
我所李娟作大会报告
我所赵连锋作大会报告
地震局地壳应力所雷建设作大会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红谊作大会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梁春涛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技大学姚华建作大会报告

云南大学刘魁作大会报告

地震局地球所郑秀芬作大会报告
地震局地球所丁志峰作大会报告

我所郑天愉作大会报告
地震局地质所刘启元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技大学温联星作大会报告
无私奉献的年轻志愿者
工作组总结、讨论会

合影留念
(中科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赵连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