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秦克章研究员邀请,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球和海洋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教授Julian A. Pearce于2014年11月底来所进行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会上,Julian A. Pearce 教授作了题为“Immobile Element Fingerprinting of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Ore Deposits”的学术报告。他就微量元素图解(Pearce图解)的构建思路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介绍了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VMS)矿床的构造环境分类以及相应的岩石组合,对比弱活动性微量元素图解和传统主量元素图解在反演VMS矿床中蚀变火山岩的差异,指出强蚀变的火山岩原岩性质研究中,应使用弱活动性微量元素比值图解。最后根据微量元素图解重新判别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
针对我所固体矿产研究室的主攻方向和研究特色,Julian A. Pearce教授还介绍了他在智利安第斯成矿带开展的斑岩铜矿成矿潜力研究,研究表明安第斯带含矿斑岩相对于不含矿斑岩普遍亏损Mn和Y。因此,他指出MnO-Y图解能区别该地区成矿与不成矿的斑岩体,并建议将该图解应用于青藏斑岩铜矿评价研究。
交流会由秦克章研究员主持。矿产室范宏瑞、张连昌、曾庆栋研究员、李光明、梁光河、唐冬梅副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所李金祥副研究员和我所博士后、研究生共60余人参加了交流会,精彩的报告引起了全场人员浓厚兴趣。与会人员和Julian A. Pearce教授就Pearce图解的应用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通过聆听Pearce教授的精彩报告,加深了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尤其是应用弱活动性微量元素比值来鉴别蚀变火山岩的成矿构造环境,拓宽了通过微量元素图解判别岩体含矿性的视野,为我国众多地区VMS矿床、斑岩铜矿以及其他类型矿床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
附 Pearce 教授简介:Julian A Pearce教授于1970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学士学位,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获得博士学位。现为英国卡迪夫大学及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名誉教授。曾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前带的钻探计划(ODP Leg 125)。在Nature、EPSL、JP、GCA、CG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及专著文章190余篇,文章总引用率达29000次,其中6篇论文引用率超过1000次。Pearce教授早在1980年代提出依据化学成分限定岩浆起源的大地构造环境,并相继建立了玄武岩类、花岗岩类的构造-岩浆判别图解(即著名的Pearce图解)。他将地质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相结合,探索出一系列适用于风化、蚀变的和变质的岩石及矿物的地球化学判别方法,极大地发挥了岩石地球化学在大地构造与成矿环境研究中的作用。
Julian A. Pearce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做报告
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聆听Julian A. Pearce报告
(矿产室毛亚晶供稿,姚卓森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