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韩国KOSEF共同组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韩国公州大学(Kongju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联合承办的“第三届黄海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中韩双边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16-17日在云南大理与第13届冈瓦纳国际会议同期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韩国公州大学、韩国海洋研究与发展研究所(Korea Oce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e)、韩国庆北大学(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等国内外相关学术单位的40多位地质、地球物理学者共聚一堂,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黄海及邻域地区的深浅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会议气氛热烈友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共识。
会议开幕式上,会议组委会主席刘光鼎院士、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陈维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外事处车建国处长、韩国公州大学教授徐万哲教授(Suh Mancheol)先后代表中国组委会、中国科学院和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别致辞,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自1994年以来与韩国公州大学的合作历程,对中韩双方长期针对黄海地区开展的合作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国科学家的密切合作,为结束黄海地质、地球物理研究长期以来的“半个苹果”状态、深化对黄海深浅部构造特征的全面认识和推动中韩双边合作研究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后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分别安排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翟明国研究员、韩国庆北大学章基宏教授(Chang Ki-Hong)、中国地质大学万天丰教授、韩国公州大学徐万哲(Suh Mancheol)教授等人做了关于黄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特邀报告,就关于黄海东西两侧中朝地质构造异同、黄海转换断层和朝鲜半岛造山带、黄海中新生代构造和油气资源潜力、黄海位场异常特征及其构造含义等相关热点问题介绍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除了特邀报告之外,会议期间的12场口头报告和多项研究成果海报则展示了近年来中韩双方学者在黄海及其邻近地区的区域构造特征、重力和磁力位场特征、黄海沉积盆地分布、油气资源潜力、壳幔深部构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郝天珧研究员作了题为“黄海地区的合作研究进展”的报告,系统地论述了自中韩双方黄海合作研究的历程、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金广熙(Kim Kwanghee)博士作了题为“黄海地区的地震学研究及其壳幔结构的初步结果”的报告,介绍了黄海地区地震活动性、宽频带地震观测、远震接收函数波形反演及壳幔波速结构的研究结果;Shin Dong-Bok教授作了题为“韩国洪川地区的碳酸盐岩-磁铁橄磷岩混杂带的岩石学成因”的报告,介绍了朝鲜半岛南部的岩石学研究结果;李学杰研究员的“南黄海盆地的地层结构特征和油气资源潜力的新认识”报告,系统介绍了南黄海盆地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和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和潜力;胥颐博士作了题为“中朝和扬子板块在黄海中的碰撞边界: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证据”的报告,展示了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的研究结果在厘定中朝-扬子块体边界在黄海分布中的作用;Kim Jong-Heon、Kim Hyung-Rae、杨金玉、丁巍巍、Kim Han-Joon教授等学者则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南黄海盆地古生代-中生带海相地层的分布特征、莱州湾附近郯庐断裂带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距离和黄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与油气潜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报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目前黄海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引发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和了解,促进了黄海及其邻区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不同学科间的交流。部分会议代表还参与了同期在大理举办的“冈瓦纳国际地学研讨会”的讨论,交流了相关的成果。
会后,部分代表参加了碰撞缝合带的会后地质考察。云南滇西地区是全球特提斯造山带发育最好、保存最全的天然实验室,蕴含有古特提斯的古生物学、沉积学、火成岩石学、构造变形、深部物理场等十分丰富的记录,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学科的系统研究发现了古特提斯消减、陆-陆碰撞和俯冲的证据,并证实存在亲冈瓦纳地块和亲扬子地块的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研究这些重要构造和缝合带对于研究黄海海区中朝-扬子,扬子-华夏块体边界位置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此次黄海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中韩双边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吸引了众多中韩双方的学者,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在提高黄海及邻区的研究水平、鼓励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及从整体上推动黄海地区深浅部构造特征的系统研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来自韩方的代表积极表示两年后将在韩国组办下一届的黄海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研讨会,以便进一步推动黄海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和中韩双边合作的深入进行。与会代表还认为,尽管中韩双方的努力和合作极大地推进了对黄海深浅部构造的认识,但限于海区高精度、高分辨率数据的缺乏,对于诸如中朝-扬子块体边界在黄海内部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黄海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及其精细结构等重大科学问题尚存一定争议,因此建议在黄海海区开展大容量低频气枪震源反射/折射地震探测和重磁采集研究,并布设海陆联测的宽频带海底地震仪进行人工和天然地震观测,在高精度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波、多参量地震处理和成像方法,联合重、磁数据进行多种地球物理反演,获取海区地震波速度、密度、泊松比等参数的空间分布和构造特征,从整体上对黄海进行系统研究,解决在黄海油气资源勘探和深部构造等重大科学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双方代表期待得到双边国家部门的支持以便共同开展科学考察。
本次黄海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中韩双边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技部863计划和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KOSEF)的大力支持,会议组委会和与会代表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部分与会代表在会议休息期间合影
研讨会主席及嘉宾
郝天珧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刘光鼎院士在开幕式致辞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陈维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外事办公室车建国主管在开幕式致辞
徐万哲(Suh Mancheol)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翟明国研究员作题为“朝鲜和山东半岛地质的对比研究”的特邀报告
郝天珧研究员作题为“黄海地区合作研究进展”的报告
万天丰教授作题为“黄海中新生代构造与油气勘探”的特邀报告
章基宏教授(Chang Ki-Hong)提问
徐万哲教授作题为“黄海位场异常特征及其构造含义”的特特邀报告
会议提问
金广熙(Kim Kwang-Hee)博士“黄海地区的地震学研究及壳幔结构的初步结果”的报告
会议提问
Shin Dong-Bok博士作题为“韩国洪川地区的碳酸盐岩-磁铁橄磷岩混杂带的岩石学成因”的报告
吴时国研究员提问
胥颐博士作题为“中朝和扬子板块在黄海中的碰撞边界:来自地震层析成像的证据”的报告
李学杰博士介绍“南黄海盆地的地层结构特征和油气资源潜力的新认识”
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徐万哲教授提问
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万天丰教授提问
与会学者讨论
龚建明作学术报告
万天丰教授提问
姚永坚研究员参与讨论
Kim Jong-Heon作学术报告
吴时国研究员提问
Kim Hyung-Rae博士作学术报告
万天丰教授提问
杨金玉博士作学术报告
作学术报告
章基宏教授在讨论时发言
徐万哲教授在讨论时发言
石奉出(Suk Bong-Chool)教授在讨论时发言并提出韩方两年内举办下一届双边会议
刘光鼎院士在会议闭幕式上发言
Kim Hyung-Rae博士在会议闭幕式上发言
吴时国研究员在会议闭幕式上发言
万天丰教授在会议闭幕式上发言
部分会议张贴展板
部分会议张贴
地质剖面
地质剖面
地质剖面
地质剖面
断层
野外考察合影
会议论文集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