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合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所地合作
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来所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2019-11-12 | 作者:科技处 | 【 】【打印】【关闭

  117日,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应邀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特提斯洋大陆岩浆弧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地球科学前沿论坛报告,所长吴福元院士主持了会议。 

  沈树忠以云南鲁贝剖面为开头,引出重大地质事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目前普遍认为这次灭绝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火山作用有关。然而,沈院士及其团队通过对华南地区剖面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在华南一些剖面的P/T界限附近发现了具有团块状的铜富集层,以及大量硫化物颗粒周围都含有炭屑。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华南大规模爆发式中酸性火山喷发导致了大量铜和汞的富集,同时引起大规模的野火事件,植被系统被大规模破坏,土壤系统崩溃。从而提出华南地区多种地球化学指标异常并不一定是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结果,而与二叠纪末存在于特提斯洋中的岩浆弧有关。 

  地球环境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领域,需要多学科的积极参与,报告吸引了百余名科研人员和学生参会,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 

沈树忠院士作报告

报告会场

【报告人简介】 

  沈树忠,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毕业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2000年分别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2018年任职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主席。在二叠纪地层学、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腕足动物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与团队成员一起论证了二叠纪末海陆生物大灭绝的同时性和瞬时性,为提高二叠-三叠系之交综合地层框架精度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深入研究了一系列腕足类和牙形类动物群,建立藏南二叠-三叠系之交连续的地层序列,创建石炭纪-三叠纪腕足动物全球生物古地理和多样性演变模式,为认识特提斯洋各地体的古地理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 

【延伸阅读】 

  1. Burgess S D, Bowring S, Shen S. High-precision timeline for Earth’s most severe extinc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111(9): 3316-3321.链接 
  2. Burgess S D, Bowring S A. High-precision geochronology confirms voluminous magmatism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Earth’s most severe extinction[J]. Science Advances, 2015, 1(7): e1500470.链接 
  3. Shen S, Crowley J L, Wang Y, et al. Calibrating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J]. Science, 2011, 334(6061): 1367-1372.链接 
  4. Shen J, Chen J, Algeo T J, et al. Evidence for a prolonged 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interval from global marine mercury record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 1563.链接 

    

  (供稿:孟中玙,王佳敏/岩石圈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