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嫦娥四号探测任务科学数据,促进科学家广泛交流,实现中国嫦娥四号探测任务“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等目标,1月25日,我所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小组联合地球化学研究所青促会小组和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青促会小组在我所举办了“嫦娥四号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讨会”。来自国内多家单位约40余名科研人员参会,共同探讨和梳理相关科学问题,建立合作研究关系。
副所长魏勇研究员为研讨会致辞,从世界格局、国家战略和中国科学院发展三个层面阐述了行星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深空探测工程的重要意义。林杨挺研究员作特邀报告,详细介绍了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区的科学意义、核心科学家团队构成、数据共享模式、科学研究计划和后续任务规划。
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围绕嫦娥四号探测数据的科学应用,作了10个精彩的学术报告。嫦娥四号有效载荷的研制单位分别介绍了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红外成像光谱仪、全景相机等探测载荷的基本情况,与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进行了相互交流,让科研人员对探测载荷的基本原理及在月球表面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后,相关科研人员针对着陆区地质背景、探测数据处理、数据科学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参会人员共同讨论了嫦娥四号探测数据的科学应用及科学解释。
会议讨论现场
(供稿:青促会 编辑: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