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合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所地合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天丰教授和罗照华教授来我所作学术交流
2018-07-10 | 作者:矿产室 | 【 】【打印】【关闭

    应我所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万天丰教授和著名火成岩岩石学家罗照华教授于629日下午来我所讲学,分别作题为“论大地构造学-兼论板块构造动力学机制”和“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从岩浆起源到资源勘查”的精彩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会由梁光河秦克章分别主持。我所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张连昌李晓峰申萍苏本勋苗来成韩春明张宝林研究员;何兰芳唐冬梅曹明坚副研究员;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敬辉研究员、王建副研究员;油气资源院重点实验室徐亚副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吕古贤研究员以及所内外的博士后、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 

万天丰教授作报告

  万天丰教授首先介绍了地质学中采用的自然辩证法,明晰了大地构造学的定义和内涵,循序渐进地介绍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板块运动、地幔柱以及地幔羽等学说。紧接着系统介绍了早寒武世以来古大陆的再造工作,并详细讨论了中新生代以来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他发现岩石圈表层演化与陨石撞击事件周期性具有相对一致性,进而推测巨大的陨石撞击事件诱发了板块运动。该假说认为,每33±3 Ma,太阳系穿越银道面,使得地球引力场发生突变,易于发生陨石撞击事件;而大型陨石撞击会导致粉尘升空,气候异常,磁极突然翻转,海平面及地理环境发生巨变,生物大量灭绝;进而使得地表质量亏损,由于重力均衡作用使得地幔底辟上升,触发板块张裂并进一步运动。  

罗照华教授作报告

  罗照华教授认为成矿系统是一种复杂性动力系统,涉及到成矿金属的广泛收集和集中堆积,故该成矿过程是一种非平衡、非线性过程。而成矿系统的核心应当是地质流体而非岩浆,故推测成矿过程更可能是“合二不为一”而不是“一分为二”的过程。紧接着,从岩浆产生、上升、侵位到固结成岩等岩浆系统的演化阶段,细致分析了流体的重要作用,使得火成岩理论的研究范畴得到极大补充,而岩浆体系的物理过程研究成为必需。他重新定义了透岩浆流体为“透过岩浆活动并导致岩浆系统行为发生非线性改变的外来流体”,并详细分析了岩浆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流体输入、输出和岩浆房过程。根据该理论提出岩墙是含矿流体的通道和自组织堵塞体,而花岗质岩基则为含矿流体的有效屏蔽介质,并将透岩浆流体运用于安妥岭地区的找矿预测体系,得到有效的钻探验证。 

  两位教授精彩的报告引起了全场参会人员的浓厚兴趣,并就相关学术问题与万天丰教授和罗照华教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报告人简介: 

  万天丰教授,男, 1938生,江苏宜兴人, 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与找矿系,1988年任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普通地质学、应用构造地质学、构造应力场及全球构造新进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北京地质学会理事。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获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2003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名师奖。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英文论文11篇。出版专著有《古构造应力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及其应用》、“intraplate deformation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eastern china in meso—cenozoic”。主编的《地球科学概论》售出30000余册,广受欢迎。 

  罗照华教授,男,1956年生,江西南康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区域地质及矿产勘探专业,1982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岩石物理化学研究方向,1992~1993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修,199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区域岩石大地构造方向理学博士学位。早期从事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及其深源包体的研究;此后,陆续将研究范围拓展到火山岩与煤盆地形成、火山活动与生态环境、岩浆活动与造山过程反演、岩浆作用与成矿等研究领域。足迹跨越东昆仑、太行山、东秦岭、青藏高原。近年来重新定义了岩浆系统和岩浆成矿系统,提出了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的成矿作用模型。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 

(供稿人:矿产室 姚卓森)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