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地球科学研究院在贵阳分部组织召开工作与学术交流研讨会。地球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福元院士,副院长徐义刚院士、胡瑞忠研究员、杨进辉研究员,研究院矿产资源领域相关专家,研究院办公室及各分部联系人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以“新兴关键矿产资源领域的发展及布局”为主题,由地球科学研究院矿产资源领域专家分别作了“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需求和发展前景”、“‘中国制造2025’对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及其对策”、“新兴关键矿产资源的富集机理与成矿远景”、“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基础问题”、“加强关键金属钴资源研发”等六个报告。
会议围绕我院在新兴关键矿产资源领域的布局展开讨论。吴福元表示:研究院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下一代的新兴资源,理清面临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和在勘查、分析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与行业部门合作的同时,整合各分部已有的基础,推进该领域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国家急需的关键矿产资源问题上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徐义刚认为,根据科学院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的要求,在新兴关键矿产资源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中,需要突出解决三个问题:1、矿床与地球深部过程有关的机理研究;2、从三稀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出发,推动三稀矿产的矿物学研究;3、在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三稀矿产资源的数据库,支撑该领域研究。
胡瑞忠认为,要做好新兴关键矿产资源方面矿种的选择,尤其是多元素共生、超常富集的稀土元素,重视以前关注较少的表生成矿过程。
杨进辉认为,在限定矿种的情况下,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大数据研究,注重稀有金属成矿过程中流体的作用。
会议认为可以从高分异花岗岩、碱性岩、基性超基性岩、表生低温沉积型等4个方面聚焦关键矿产资源。参会的其他专家还就新兴关键矿产的科学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最后讨论了研究院十三五规划以及近期工作安排,并确定了下次院长办公会召开的时间。
工作学术交流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