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1日-22日,由我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全国植硅体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汇集了全国43个单位的152名专家学者,共有40个会议报告和若干展板进行了汇报和交流。这是一次人数众多,科研成果丰富,学科交叉深入的植硅体研究盛会,标志着我国的植硅体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
开幕式上,吕厚远研究员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任郭正堂院士、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前主任王伟铭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志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小强研究员分别代表会议主办及协办单位发言。他们充分肯定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植硅体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未来植硅体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寄予殷切厚望,希望植硅体方法在地球系统科学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鼓励青年学者——尤其是学生,不要局限于传统的第四纪的方向,要敢于开拓创新。
会议现场
两日会期内,丰富的学术报告集中展示了近十几年来我国植硅体研究的重要进展和成果,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方面:
1)植硅体形态与现代过程研究
通过对竹亚科、稻亚科、黍粟等现代植物/农作物植硅体形态研究,表土植硅体现代过程研究,植硅体和孢粉在沉积物中的环境解析对比分析,以及植硅体埋藏学研究、植硅体分类、农作物鉴定、现代过程、气候环境意义解释等积累了更多的新证据和新认识,是植硅体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
2)定量古环境变化重建研究
定量化分析,是近年来植硅体古环境重建的重要方法。本次会议通过新的分析方法,对晚中新世以来C4草本与东亚季风的演化、滇中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与火历史、冰消期以来长江中游古气候重建、东北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植被演替过程等均有了新的认识。
3)植硅体与考古学交叉研究
环境考古与农业考古,是植硅体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次会议的讨论从时间上集中在新石器时期的不同阶段;从空间上聚焦于长江、淮河、黄河流域。利用植硅体分析,从农作物的鉴定标准到水稻的起源传播、农耕遗迹的调查、旱稻混耕的发展、家畜的饲养技术等,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知识;同时结合自然沉积剖面,从植被变化、海平面变化等角度,诠释了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的关系。这种围绕考古材料所开展的分析工作,在今后许多年将依然是植硅体分析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内容。
4)植硅体硅-碳研究
植硅体中包裹的碳,是近年来碳循环和放射性碳测年研究关注的热点,相关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些报告系统回顾了植硅体碳测年技术的发展,介绍了新的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陆地生态系统硅-碳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硅体碳汇,以及河流硅输送与滞留对人类活动影响等多角度,对植硅体碳、硅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潜力进行挖掘,随着分析手段的改善和多学科的深入合作,有希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届会议由我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主办;大会的顺利召开,也得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以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院重点实验室等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为了给大家创造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尤其是为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推动我国植硅体研究的深入发展,经会议讨论初步决定,全国植硅体大会将两年一届举办下去。
合影留念
(第一届全国植硅体学术大会组委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