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所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紧紧围绕着“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服务于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和科学目标,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所在地球科学领域与发达国家接轨的进程,形成了以我所优势学科和特点为主的实质性、多渠道和多方式的国际交流模式。通过这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了研究所的国际化水平和科技竞争力。
一、基本工作情况
2014年研究所共计有311人次赴50个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和交流培训活动;邀请43个国家共166人次外宾来华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共承担7个在研国际合作项目;举办1个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学术机构或期刊任职方面,杨小平研究员当选GSA Fellow, 翟明国研究员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林巍副研究员应邀担任国际学术期刊《Microbiological Research》编委,祁生文博士应邀担任国际著名刊物《Engineering Geology》、《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编委;2014年与朝鲜、老挝、韩国及伊朗等国家的地学相关机构签署四项合作协议;来自法国、伊朗和孟加拉国的三位外国专家获获院人才计划批准,2015年将来所开展科技合作;朱日祥院士获首届“法中奖”。
二、重要国际合作项目进展情况
1、《黄海及邻区壳幔结构及深浅构造关系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项目
该项目是由我所科研人员发起和韩国合作的跨国合作项目。我方负责人为郝天珧研究员。黄海是认识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演化的重要窗口。由于前新生界保存较完整,有可能成为前新生代油气突破的重要海域。本项目将在胶东和朝鲜半岛分别布设两条由陆及海的剖面,通过天然地震观测和海区气枪震源探测,结合层析成像,重磁等多种地球物理数据的反演与模拟,获得研究区壳幔结构特征,对比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深部结构的异同和深浅构造相互关系,探讨板块作用的构造效应及前新生代油气资源前景。
2014年6月12日至17日韩国釜山国立大学Kim Kwang-Hee教授和美国孟菲斯大学Chiu Jer-Ming教授应郝天珧研究员邀请来我所访问,共同商讨中韩合作在黄海开展深部地球物理研究计划的事宜。双方就在黄海地区开展联合地球物理观测的具体方案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了共识,为开展黄海地区深部结构合作研究计划奠定了基础。郝天珧研究员与Kim Kwang-Hee教授分别代表我所和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签订了合作研究备忘录,确立2015年开展深部地震探测研究的合作方案。
2、《中朝韩变质岩对比研究》项目
“中朝韩变质岩对比研究” 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于2013年1月开始执行,主要研究朝鲜半岛出露的变质岩石,并与华北进行对比,从而讨论东北亚地区的早前寒武纪以及三叠纪以来的构造演化。其境外的研究地区主要涉及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我方负责人为翟明国院士,朝鲜合作方的负责人是朝鲜国家科学院地质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The State Academy of Sciences, DPR of Korea)所长朴贤郁。韩国合作方的负责人是吴昌桓 (OH Chang Wan)教授,为全北国立大学(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从事造山带变质岩石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
项目严格按照设计书的要求执行。中韩、中朝都在2013年和2014年进行了互访合作与联合野外考察。
经过两年的野外考察及室内研究工作,中朝韩变质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朝鲜半岛的元古代摩天岭系,可与中国东北的辽河群对比,它们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演化特征;(2) 豆满江造山带可能是与古特提斯有关的造山带,其中的清津蛇绿岩主要由变质的辉长岩以及蛇纹岩化的橄榄岩组成,主要的地层是块状的火山岩; (3) 出露于三八线附近(韩方)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岩性主要为深变质的基性麻粒岩、麻粒岩相的副变质岩(孔兹岩)及含石墨的片麻岩等,与三八线北侧朝鲜的变质岩非常类似;(4)在沃川构造带北侧的宏城地区,识别出孔兹岩系;(5)沃川带东部的南北两侧具有统一的前寒武纪基底;(6)在朝鲜林津江带中部以及平南盆地的西南边缘基底中采到了和中国华北广泛出露的孔兹岩系相当的含石墨片麻岩,获得两组锆石原位U-Pb年龄:22-25亿年和19.5-18亿年,反映了可能的沉积年龄和变质年龄,与我国华北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完全相同,也与韩国京畿道沃川构造带北侧的宏城地区的孔兹岩年龄相同,这些极为珍贵的资料揭示了主要的地质信息。
3、《特提斯碰撞造山带演化研究》项目
该项目是由我所科研人员发起的、由多国地学家共同参与的跨国合作项目。
特提斯碰撞造山带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陆-陆碰撞造山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当今全球最完整地记录了碰撞造山历史的地区。特提斯造山带在我国境内部分称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向西延伸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高原、土耳其及阿尔卑斯山,向东南延伸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因此,特提斯碰撞造山带是研究关于陆-陆碰撞造山作用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前沿问题的天然实验室。2012年,我所提出了“特提斯碰撞造山带演化研究”多国合作研究计划,并选择了几个典型区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包括该造山带西段的阿尔卑斯造山带,中段的伊朗高原造山带和东段的印缅造山带。
截至到2014年底,我方共赴伊朗开展地质-地球物理合作研究16次(50人次),包括野外地质观察、岩石样品采集和伊朗西北部63个宽频带台站组成的流动地震台阵观测。2014年邀请6位伊朗专家来访两次。在出访和来访期间,我方与伊朗五个研究单位或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讨论,已与伊朗地质调查局签署了长期合作理解备忘录,与三个研究单位(伊朗地质调查局地球科学研究所、伊朗赞詹基础科学高等研究所、伊朗比尔詹德大学)签定了正式合作协议或理解备忘录。在伊朗高原研究方面,已发表一篇通过地幔橄榄岩包体研究约束伊朗高原东北部岩石圈地幔结构性质的文章(Su et al., Lithos, 202-203, 267-283, 2014);另一篇文章通过蛇绿岩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约束伊朗东北部古特提斯洋的演化,正在出版中(Moghadam et al., Gondwana Research, in press)。
自2013年9月“中—法—意西阿尔卑斯地震探测观测计划”完成整体地震观测以来,中法意团队联合开展了地震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并获得了西阿尔卑斯造山带地壳、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地幔的图像及变形特征。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探讨地震深部探测结果及其反映的动力学意义,2014年5月28日-30日联合“伊朗地学综合观测项目”在本所召开了题为“阿尔卑斯—阿纳托利亚—伊朗地区深部结构新观测”的国际研讨会,有包括10余名国外知名学者在内的国内外科研人员参与了会议,探讨了深部结构图像并获得以下主要新认识:
(1)本项目第一次获得了西阿尔卑斯造山带下方欧洲板块深俯冲到Adria板块之下的直接证据;
(2)本项目获得了西阿尔卑斯造山带下方更高分辨率的上地幔速度结构和变形特征,得到了板块边界处可能存在相对旋转的新证据。
三、主办国际会议情况
2014年5月27日至30日,由我所主办的阿尔卑斯---安纳托利亚---伊朗深部结构新观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和伊朗等四个国家的11位外宾及国内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