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成果和重大历史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同志也一再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一新时代,既同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一脉相承,又具有很多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征。
第一,党的十八以来,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在极不平凡的壮美行程中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譬如,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等。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第二,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世界范围而言,我们生活的世界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就国内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围堵、干扰、阻遏、忧惧、施压。针对这种状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对外交总体布局作出战略谋划,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正确义利观,阐明了我国的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全球治理观、经济全球化观等,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现在,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关联性、互动性、交融性不断增强,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第三,我们党执政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水平和要求更高。五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就和变革属于过去,也是今后前进的现实基础。但是,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第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既拓展了“物质文化”的外延,也提升了其内涵。“不平衡”主要是指发展的领域和范围,“不充分”主要是指发展的层级和质量。在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因此,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任务,但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解决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第五,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有了坐标和方向,时间表和路线图的设计就更具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这些新情况、新变化,是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的,并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五个层面对“新时代”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百年”目标、人民美好生活、中国梦、中国的世界坐标,层层递进,侧重于中国立场和中国自身的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三个维度对“新时代”的意蕴进行了阐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层层展开,侧重于全球视野、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维度对“新时代”的意义进行了论述。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把旧中国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永远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重塑面貌、重现辉煌,在21世纪涅槃新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科学社会主义170年的历史进程,将开启新的阶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对人类作出较大的新的贡献。四重意义,层层铺陈,侧重于历史的视野、中国的创造力和贡献力的逻辑。
时代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对于时代的归纳和使用,可谓仁智俱见。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称的“新时代”,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概念,主要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而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工作的主题。上述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六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七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八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新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领域,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清晰阐明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思想维度上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党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些新内容,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具体谋划了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行动纲领维度上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方面的上述论断,构成了有机统一的严整的理论体系,凸显了三个特点,即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罗盘和实践指南。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这是理论的逻辑,也是实践的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开新局、谱新篇,最根本的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的新征程中,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转自紫光阁微平台